即将大量上市!不少长葛人爱吃!有人靠它月入过万……
发布时间: 2025-07-01 14:43
6月以来,每当夜幕降临,在老城镇辘轳湾社区西边的15亩柳树林里,辘轳湾社区六组居民程中亮和几位同乡都会打着手电,如同探宝般在树上、地上仔细搜寻,捕捉刚刚破土的“爬叉”。
不同于只图一乐的童年夏夜游戏,程中亮他们这场“抓爬叉”行动要从晚上8点持续到11点。林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唱响的是长葛人扎根土地的创富之音。

程中亮今年58岁,是老城镇辘轳湾社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今年是他从事金蝉养殖行业的第4年。
据他介绍,当初他在商丘跑货运时,见到当地有不少人养殖金蝉。后来得知,金蝉就是咱河南俗称的“知了”“爬叉”,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药食保健价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图源网络。
近年来,金蝉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金蝉数量锐减、供不应求,价格越卖越贵,人工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回到长葛后,程中亮又多次去往山东、商丘等地的金蝉养殖基地进行考察。
程中亮说:“无论是蝉苗、卵枝还是成虫,都不愁销路。金蝉的蝉蜕还能当作中药材进行售卖,又是一笔收入。不少养殖户一个月能挣上万元。”
2021年,程中亮在社区西边包下15亩地,选择种植根系发达的“黄金垂柳”,并购入带蝉卵的枝条,开始尝试养蝉。 养护等待2年迎来“收获”,800多棵柳树,共收获14000多只金蝉
“这养金蝉啊,跟别的养殖项目还不太一样。把蝉苗‘种’下去之后,要经历24个月,才能开始收获。”程中亮介绍,因为是第一次养殖金蝉,对金蝉习性了解不足的他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
由于金蝉对林间的环境要求较高,在保证土地透气、见光的同时,杂草也不能太多,且不能喷施除草剂,否则会影响虫苗生长。因此,林子的浇地、松土、除草、剪枝……都需要人工处理。
经过2年养护,2024年,程中亮终于等来了自家第一批破土而出的金蝉。
“15亩地,800多棵柳树,总共收获了14000多只金蝉。”程中亮说,“那年金蝉市场价一只最高8毛,最后的收益和前期的投入相比,简直血亏。”
好在程中亮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其他金蝉养殖户请教,并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引进卵枝进行培育试验。随着对金蝉养殖技术的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程中亮也越来越能看得到金蝉养殖的好前景。
程中亮说:“干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说白了,我现在是在实验阶段,未来结果如何咱不知道,但我相信会越做越好。” “我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和技术,让咱老乡都能增收致富。”
进入6月中下旬,从卵期发展成若虫的金蝉就会开始接连不断地破土而出,攀爬到树干准备蜕壳。
每天晚上8点多,等到天色完全变黑,林子逐渐热闹起来,程中亮便会进林子寻觅捕捉金蝉。
“金蝉最佳的捕捉时间是在晚上8点到11点左右,大概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出土一批。”程中亮介绍,相比去年,今年的产量有了明显提升,目前一晚即可收获幼蝉500只至600只。
程中亮说:“现在产量虽有上升,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值,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之后我还得在养殖技术上多多研究,争取早日发展到一亩地月产一万只。” 柳树上绑着成捆的卵枝。
谈到今后的发展,程中亮则有着更深远的打算。相比于其他养殖业,金蝉养殖用工少,一年也就忙活三四个月,收入相对也比较可观,一旦发展起来,就能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致富。
“如果之后金蝉产量能达到预期,我想把养殖规模进行扩大,打造一条集金蝉卵枝出售,金蝉培育养殖以及游客进园抓金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为更多老乡提供就业机会。”程中亮说,“当然,如果有想创业的人来找我,我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和技术,让咱老乡都能增收致富!”
不同于只图一乐的童年夏夜游戏,程中亮他们这场“抓爬叉”行动要从晚上8点持续到11点。林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唱响的是长葛人扎根土地的创富之音。

程中亮今年58岁,是老城镇辘轳湾社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今年是他从事金蝉养殖行业的第4年。
据他介绍,当初他在商丘跑货运时,见到当地有不少人养殖金蝉。后来得知,金蝉就是咱河南俗称的“知了”“爬叉”,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药食保健价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图源网络。
近年来,金蝉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金蝉数量锐减、供不应求,价格越卖越贵,人工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回到长葛后,程中亮又多次去往山东、商丘等地的金蝉养殖基地进行考察。
程中亮说:“无论是蝉苗、卵枝还是成虫,都不愁销路。金蝉的蝉蜕还能当作中药材进行售卖,又是一笔收入。不少养殖户一个月能挣上万元。”
2021年,程中亮在社区西边包下15亩地,选择种植根系发达的“黄金垂柳”,并购入带蝉卵的枝条,开始尝试养蝉。 养护等待2年迎来“收获”,800多棵柳树,共收获14000多只金蝉
“这养金蝉啊,跟别的养殖项目还不太一样。把蝉苗‘种’下去之后,要经历24个月,才能开始收获。”程中亮介绍,因为是第一次养殖金蝉,对金蝉习性了解不足的他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
由于金蝉对林间的环境要求较高,在保证土地透气、见光的同时,杂草也不能太多,且不能喷施除草剂,否则会影响虫苗生长。因此,林子的浇地、松土、除草、剪枝……都需要人工处理。
经过2年养护,2024年,程中亮终于等来了自家第一批破土而出的金蝉。
“15亩地,800多棵柳树,总共收获了14000多只金蝉。”程中亮说,“那年金蝉市场价一只最高8毛,最后的收益和前期的投入相比,简直血亏。”
好在程中亮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其他金蝉养殖户请教,并结合本地气候条件,引进卵枝进行培育试验。随着对金蝉养殖技术的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程中亮也越来越能看得到金蝉养殖的好前景。
程中亮说:“干啥都没有一蹴而就的。说白了,我现在是在实验阶段,未来结果如何咱不知道,但我相信会越做越好。” “我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和技术,让咱老乡都能增收致富。”
进入6月中下旬,从卵期发展成若虫的金蝉就会开始接连不断地破土而出,攀爬到树干准备蜕壳。
每天晚上8点多,等到天色完全变黑,林子逐渐热闹起来,程中亮便会进林子寻觅捕捉金蝉。
“金蝉最佳的捕捉时间是在晚上8点到11点左右,大概每隔几十分钟,就会出土一批。”程中亮介绍,相比去年,今年的产量有了明显提升,目前一晚即可收获幼蝉500只至600只。
程中亮说:“现在产量虽有上升,但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值,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之后我还得在养殖技术上多多研究,争取早日发展到一亩地月产一万只。” 柳树上绑着成捆的卵枝。
谈到今后的发展,程中亮则有着更深远的打算。相比于其他养殖业,金蝉养殖用工少,一年也就忙活三四个月,收入相对也比较可观,一旦发展起来,就能带动更多农户一起致富。
“如果之后金蝉产量能达到预期,我想把养殖规模进行扩大,打造一条集金蝉卵枝出售,金蝉培育养殖以及游客进园抓金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为更多老乡提供就业机会。”程中亮说,“当然,如果有想创业的人来找我,我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和技术,让咱老乡都能增收致富!”
推荐资讯
赞助商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