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长葛这人上过“人民日报”!

长葛这人上过“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9-18 09:06

“我现在正在创作的这幅作品叫《杨靖宇》,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意设计的。”贾会晓说,“这件作品采用传统非遗瓷雕技艺,以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为题材,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部分细节需要处理。”



对贾会晓来说,这件作品意义重大。这是今年4月“贾氏瓷雕”被确认为长葛市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的首件作品。

师承瓷雕第四代传承人刘清建,贾会晓钻研瓷雕10余年

“我小时候很内向,不擅长跟人打交道,村里人都说我安稳、秀气,实际上我就是‘社恐’。”贾会晓说,“除了上学,我没事儿就待在家里,照着中堂挂的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财神等神仙画像临摹。”

2006年,贾会晓从学校毕业后,拜入南阳德臻玉坊玉雕大师刘清建门下。由于长期临摹画像,贾会晓有着一定的绘画基础,在学习设计玉雕造型时,一些巧思让刘清建都感觉眼前一亮。

半年后,贾会晓已经初步掌握玉雕的各项工序,开始帮刘清建打下手。一年后,贾会晓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整件玉雕作品的创作,作品质量受到刘清建的赞赏。

“那段时间,西安兵马俑的订单很多,老师说工坊的几个老师傅里,就属我的作品卖得最快,而且价位也是最高的。”2007年,学习玉雕一年多的贾会晓,一个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那时候的三千多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老师给我发工资都是偷偷摸摸的,生怕工坊里其他的老师傅知道后会心生不满。”

经过长期观察,刘清建对贾会晓越发重视,决定再传他一门“绝活”——瓷雕。

贾会晓介绍,瓷雕技艺历经五代传承,最早为清中后期北京姓王的匠人首创。其子王安继承祖业,为第二代传承人。第三代传承人是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第四代传承人便是刘清建。

“瓷雕技艺是将绘画和雕刻艺术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成品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瓷雕作品在观赏和收藏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贾会晓说,“从清中后期经民国到如今,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我也是刘清建老师唯一教授瓷雕技艺的徒弟。”

“瓷雕技艺”+“三国文化”,作品被多家媒体报道

2011年8月15日,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施工需要,23岁的贾会晓随着“大部队”从南阳淅川县来到了长葛。
“对我来说,这是我人生道路的转折,也是我瓷雕技艺取得突破的关键契机。”贾会晓说,从2007年接触瓷雕,到2011年来到长葛之前,他在瓷雕一途上始终处于会做的阶段,但是没有自己的风格。“传统瓷雕作品多以花鸟鱼虫为主,但我对这类题材始终提不起兴趣,所以瓷雕技艺一直止步不前。”

初到长葛,贾会晓仍以玉雕技艺谋生,却从未放弃过对瓷雕技艺的钻研。为了加深对长葛的了解,他查阅了许多与长葛相关的资料。“乐舞始祖葛天氏故里”“千年古县”……东汉“德星”陈寔、“楷书鼻祖”钟繇、三国名士徐庶以及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子产皆出自长葛。这其中,让贾会晓最感兴趣的就是三国名士徐庶。

“南阳有个诸葛庐,据传是诸葛亮隐居之地,所以我对诸葛亮的事迹和三国文化一直有了解,来到长葛才知道,原来诸葛亮的挚友徐庶居然是咱长葛人。”也就是在了解到这段历史时,贾会晓突然来了灵感,“既然不喜欢花鸟鱼虫,那为什么不大胆一点,把瓷雕技艺和三国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一批以三国人物为题材的瓷雕作品。”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贾会晓创作出了《东临碣石》《观沧海》等一系列三国题材瓷雕作品,作品刚一亮相就大受好评。

“大家对瓷雕技艺知之甚少,但是三国文化却是人尽皆知,尤其是在咱长葛,就算是小学生们都能随口说出一两个三国典故。”三国系列的成功,也为贾会晓指明了一条发展瓷雕事业的捷径,“要想让更多人了解到瓷雕技艺,就离不开‘文化嫁接’,用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做‘糖衣’,包裹传统工艺的‘内核’。”

自此之后,贾会晓的瓷雕创作如同打破了瓶颈,除了三国系列瓷雕作品外,他还创作了以《伟人》为代表的红色系列、以《哪吒闹海》为代表的神话系列、以《苏武牧羊》为代表的典故系列、以医护人员为原型创作的《逆行者》等作品,多次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平台报道。

教授200多名学生学习瓷雕技艺,多件作品斩获大奖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非遗校园传播的意见》,这是首个全国性的指导文件,标志着"非遗进校园"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贾会晓也受到我市各学校邀请,进入校园、课堂进行展示或教学非遗技艺。并最终选择在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长葛市立兴职业高中常年教授瓷雕技艺,至今已有200多名学生跟随其学习。

一开始,贾会晓单纯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知道瓷雕技艺,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天赋。

“最早跟着我学瓷雕技艺的学生已经上大学了,让我欣慰的是他们中有几位一直都没有半途而废,每年假期都会跟我联系,想跟我一起创作瓷雕作品。”贾会晓说,“像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幸果、信阳艺术职业学院的谭琪,都是我的得意门生,由他们参与设计创作的几件瓷雕作品也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得奖项。”

2023年,贾会晓与张幸果合作的瓷雕作品《慧眼识英雄》荣获河南省首届三国文化艺术设计作品展铜奖;2024年,贾会晓与谭琪合作的瓷雕作品《伟人》荣获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意设计金奖。

“之前我也提到过,掌握瓷雕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对我来说,把瓷雕技艺发扬光大不是我当前需要考虑的,当务之急是先让这门技艺活下去。”贾会晓说,“为此我愿意尽我所能,把这门技艺教给更多学生。尽管将来他们不一定会从事瓷雕相关的行业,但瓷雕这门技艺总会因为他们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