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长葛城东将形成一“产业集群”!

详细内容

返回资讯首页
日前,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要全力以赴抓项目谋项目引项目;要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等。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是今年承上启下的大会,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董村镇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思路,通过精准谋划锚定方向,以高效服务护航项目落地,并着力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全力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加快建设、如期建成、早日见效。同时,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董村镇党委书记田清军说。



董村镇接下来咋干?提速产业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2025年,董村镇坚持“发展为本、项目驱动、工业领航、生态优先、稳收惠民、安全筑基”的工作思路,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认真谋划实施重点项目,以许昌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为核心,加快推进集研发、商务、住宿、生活为一体的董村镇智慧科技园等项目建设。

依托新107国道、240国道等交通优势,谋划2个省级重点项目:许昌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二期项目、长葛市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园项目,目前均在有序推进。许昌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二期项目初步意愿入驻企业7家,规划建设电镀生产线203条,涵盖锌、镍、铜、铬、贵金属等镀种,以及阳极氧化、化学镀、真空镀等工艺,高效承接汽车零部件防腐、电子元件精密镀层、航空航天构件功能镀膜等高端需求。建成后,年处理金属表面能力达1000万平方米,预计年产值18亿元,年税收5000万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长葛市绿色低碳材料产业园项目初步意愿入驻企业9家,主要产业为新能源光伏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幕墙生产加工业、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7亿元,年税收5000万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通过对接港区产业协同发展,加速融入郑州都市圈,董村镇全力打造中部地区金属表面防腐产业示范基地与绿色低碳发展标杆。

推进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以增加村级经济实力为目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多途径增加村集体可支配收入,确保村级组织“有钱办事”。2025年底,力争全镇27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全覆盖。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镇村环境

着力推进全域绿化长效化管护机制,对全镇27个村(社区)持续开展植树管护工作,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的增绿效果,聚焦广场、游园、庭院打造,见缝插绿,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街一景,努力做到“开窗见绿,出门见园”。

持续开展董村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构建常态长效机制。不断创新交流学习方式,不仅让村干部“走出去”看现场、找差距,还要增加村民小组、网格之间互看互学,看自家短板、学邻组经验,在全镇形成“周交流找问题、月总结晒成效、网格竞赛促落实”的工作机制。

坚持实施排前路硬化攻坚清零行动和全域亮化工程。目前,董村镇累计修建排前路117公里,全镇排前路覆盖率达90%,其中11个村(社区)超95%。计划年内完成剩余排前路修建任务,实现全镇排前路硬化全覆盖。累计安装路灯4000余盏,镇村主干道路灯全覆盖,27个村(社区)亮化率均超80%,其中16个村(社区)亮化率已达到100%。计划年内完成剩余11个村(社区)背街小巷亮化,实现镇村(社区)主次干道亮化率100%。

同时,董村镇秉持“一流定位”“精细管理”的创建理念,对镇区进行全方位的精细化提升改造,对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文化氛围等进行精心打磨,打造成宜居宜业的镇区典范。

强化源头治理措施,提升矛盾化解质效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引导,提升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意识;完善村级信访稳定排查与预警机制,建强村级矛盾调解队伍,及时处置信访苗头与不稳定因素。深化多元矛盾化解,依托镇村矛调网络优势,坚持董村镇诉源治理“一日工作法”,树立有解思维,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同时强化诉调对接,加强与司法部门联动,通过多元方式调处涉法案件并引导进行司法确认。

“我镇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目标、部署、任务已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目标、加压奋进,通过一个个项目的落地见效,激活区域发展动能,让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奋力谱写董村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长葛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田清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