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集团创始人王汉杰去世

详细内容

返回资讯首页

10月11日,原奔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杰去世,享年82岁。10月12日、13日,奔马厂老员工、社会各界人士前去吊唁。

同样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长葛企业家岳朝仁,这样评价老朋友王汉杰——

“回顾长葛的机械设备制造史,老友王汉杰对长葛的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奔马三轮车的出现,长葛各乡镇大量个体户开始购买车床,从事三轮车等相关配件生产工作。几年时间,长葛已经能够生产轮胎、半轴、后桥等众多汽车配件,基本形成与三轮车相关的全产业链。”

“同时,奔马厂培养了一大批成熟的车工、钳工和市场营销人员,这些人走出奔马后,依靠在奔马学到的本领,在长葛各镇遍地开花,成立三轮车制造、汽车配件、磨具加工、建筑机械等企业。为地方经济作出很大贡献,为长葛的持续发展打好工业基础。”


王汉杰简介

王汉杰,1943年6月出生,董村镇大墙王村人。1958年8月在长葛县第一机械厂参加工作。该厂自1961年5月至1988年12月的27年间,先后改组、更名为“长葛县五金生产合作社”“长葛县农具厂”“长葛县纺织机械厂”“长葛县奔马机器厂”。王汉杰自1970年至1990年,一直任该厂厂长。后组建“长葛奔马机械集团公司”“河南奔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

“他是一个受过苦的人,日常生活十分节俭。”
“他是一个受过苦的人,日常生活十分节俭。”对于王汉杰的日常生活,岳朝仁这样评价。

35年前,岳朝仁与王汉杰共同作为长葛企业家代表到厦门出差,当时的领队为王汉杰。到达厦门火车站后需乘坐出租车到达会场,当时的出租车有两种,车型较大乘坐舒适的为桑塔纳轿车,指导价1.2元/公里,车型较小的出租车为夏利轿车,指导价0.8元/公里。

在等车过程中,王汉杰拒绝多名桑塔纳司机的邀请,选择价格较低的夏利出租车。

在厦门出差那一年,奔马厂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是河南省机械行业超亿元的五大企业之一。

让岳朝仁佩服的第二点就是王汉杰拥有的魄力,换句话说是企业家的开拓精神。

奔马厂的前身是长葛县五金生产合作社,随后改组为长葛县农具厂、长葛县纺织机械厂。

这期间,王汉杰有选择地兼并县里多个机械厂,积累大量技工人才,增强企业实力。

1982年年底,县纺织机械厂开始生产三轮农用运输车,并注册“奔马”商标。

1983年,奔马三轮销量达到300台。

1984年,为满足市场需求扩大产量,奔马厂提出“疏散加工、回收组装、横向联合、协作办厂”的经营理念,短时间内聚拢联合了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

1985年,奔马厂生产规模对比前一年扩大了100倍。

1987年,为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的发展规划,奔马与人才技术密集的清华大学、中国农机研究院等14所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姻结友。

1989年,奔马坚持走以生产联合、科技联合、经销联合为主的横向联合经营之路,进一步把市场拓向全国。这一年奔马厂实现产量、产值、利税同步增长,其中工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成为长葛首家产值过亿元、利税超千万的工业企业,也是河南省机械行业产值超亿元的五大企业之一。

1991年,奔马年产农用车突破10万台,产值突破3亿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奔马农用车产销利税四项主要指标连续6年位于全国同行业第一,产量份额占全国的35%。

这一时期,奔马三轮车“跑”遍了全国。当时,长葛有超过1400家企业为奔马生产加工配件,被誉为“万马奔腾”。奔马三轮车还没组装完毕,销售商就已经在厂外彻夜排队等待提货,供不应求。

网友缅怀:一代人的记忆,老人家一路走好

得知王汉杰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不少网友在抖音等平台留言,缅怀逝者,愿老人家一路走好。